1987年初济宁碳素集团有限公司建厂,历经30余年的艰苦奋斗,蝶变为国内最大的商品碳阳 极生产企业和煤化行业领军企业。如今的济宁碳素集团已成为拥有50万吨级铝用阳极、60万吨级煤化及精细化工两大主导产品,涉足冶金、化工、地产、金融等八大行业, 旗下13家参控股公司、四大产业园、销售收入超 100亿元的“专业巨人化、产业集群化、生产园区化、品牌国际化”的现代化企业集团。
科技创新 人才布局
济宁碳素是当前国际上最高品的质阳极生产商,有运作成熟的国内外两个互相联动的优质市 场。预焙阳极产品拥有“国家驰名商标”,拥有本 产品和行业的40项国家或行业标准。碳素集团拥有 阳极生产专利技术28项,其中2项为发明专利,同 时具有行业内最优的节能环保技术及其应用。据悉,企业将以“两低一高”碳阳极、惰性阳极为突破口,在延长使用时间、减少碳耗等方 面大力寻求突破的同时,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,以“业界一流”“生产智能化”为目标,加大自动化、智能化及其大数据方向的研发,打造行业一流的智能化碳阳极生产基地。针对下一步的发展,济宁碳素给出了清晰的发展计划:一是进一步加大煤焦油加工产品向高端产品的就地转化率。以目前50万吨/年的煤焦油加工能力为例,将50%的煤沥青转入阳极生产和 炭黑生产、100%的工业萘就地转换成苯酐产品、 10%软化沥青转入新型碳材料领域、100%的蒽油 转入粗蒽产品的生产、50%的洗油去制取喹啉和 FM水溶性扩散剂,同时,50%的苯酐转入环保增 塑剂的生产,使初级煤焦油加工产品由过去的40% 上升到70%以上,使产品结构进入高端序列。推动新旧动能转换,人才是关键。目前,济 宁碳素集团拥有各类人才550余人,形成了老、 中、青“三结合”,知识化、专业化、年轻化 “三化”人才梯队,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。济宁碳素集团将以打 通人才晋升通道为抓手,持续健全培养人才、 储备人才、用好人才制度体系,不断改善员工文化、专业结构,提高员工综合素质,建立统管结合的人才梯队。
绿色发展 环境友好
进一步加大节能环保技术研发与应用:初步 计划将50%左右的焙烧烟气循环使用, 在现有超 低排放的基础上继续减排总量30%以上。
“该项技术我们已经自主研发5年多了,已 经成熟了,列入2018年度科技计划实施项目。煅烧的目的是将冷空气在火道里烧到1200℃去碳化 阳极内的粘结剂沥青,使之转换成焦炭。”工作 人员介绍。
整个碳化过程需要大量的热空气,以至于排 放烟气内空气含量在17%,严重空气过剩。现在 回用约50%的排放烟气替代冷空气,不断地循环 使用,一是节能,因为这50%的排放烟气在200℃ 比冷空气高出至少150℃,二是减排,整个烟气 的排放量减少了约50%,污染物排放量也响应减 少50%。再加上山东省地方标准是到2020年开始 SO2由100mg/nm3降为50 mg/nm3,估计减排量至少在现在的超低排放的基础上消减30%。
“我们要把阳极生产做成超低排放且消除直觉污染印象的一流企业。”碳素集团工作人员表示。由于30万吨/年的预焙阳极生产需要消耗近 8万吨的煤基改质粘结剂沥青,所以它是济宁碳 素60万吨煤焦油精深加工形成32万吨煤沥青的主 要出处之一,全部是管道密封输送,安全环保节能,配套性比较强,是煤焦油精深加工产业链上的一个分支。
济宁碳素的预焙阳极之所以能做成高品质, 原因之一就是集团公司自身研发的煤基改质粘结 剂沥青品质好。同时,阳极生产中多余的热能和电能全部输送至煤焦油加工中,形成产业链间的循化经济模式。
信息来源:济宁市工商业联合会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