区委政法委树牢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”理念,全方位履行法治护航职责、多举措凝聚政法工作合力,切实打造更加高效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,取得了良好成效。11月4日,省委政法委官方账号刊发专题报道《济宁市任城区推进法治营商环境提质进阶》,着重推介我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经验做法。
近日,由任城区委政法委、区法学会创办的“首席说法”法治直播间正式开播。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成员领衔,来自驻区9个律所45人的专业服务团队,定期通过“视频直播”形式向公众和企业提供公益性法律咨询服务,帮助了解相关法律法规,防范规避风险,提升经营管理能力,助力企业发展行稳致远。这是该区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、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创新举措。
近年来,区委政法委统筹全区政法机关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,树牢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”理念,全方位履行法治护航职责、多举措凝聚强大政法合力,切实打造更加高效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。区委政法委成立“企业攀登·政法助力”工作专班,将政法助企工作系统纳入全区高质量发展规划和区委党建工作清单,连续3年制发《全区政法机关护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若干措施》。区政法各单位配套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,公开惠企政策、惠企热线、惠企联络人,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全过程、全方位政策支持。区法学会组建60余人的“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”,把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打造成服务法治实践的重要载体。在镇街综治中心(“和为贵”社会治理中心)设立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,配齐配强法律咨询队伍,为企业、基层群众提供法律咨询、法治宣传、纠纷调处等服务。
区法院聚焦深化创新提升打造一流营商生态,制定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任务清单,明确路线图。开通涉中小投资者权益立案、保全、多元化解、审理、执行等“绿色通道”,全力提升涉企审判、执行效率、效能、效果。持续优化破产审判体制机制,统筹破解资产处置、职工安置、信访维稳等重大疑难问题,为企业重整提供“一站式”综合服务,加快“有挽救价值企业”重整和“僵尸企业”出清,实现市场资源配置更加高效。近年来,企鹅塑胶多家规模企业重组后重返市场,“灵活投资人招募、助力烂尾楼盘涅槃重生”案例入选全市“法企同行·护航发展”十大优秀案例。
区检察院全面履行各项检察职能,以深化“检察护企”行动为牵引,坚持监督与服务并行、保护与打击并重,充分运用法治力量保障企业合法权益。今年以来,召开企业申请减免加处罚款听证会3次,办理侵犯著作权空壳市场主体行政违法监督案件4件,建设工程违法分包公益诉讼案件2件,纠正违法查扣冻结企业资金案件1件。年初,该院针对济宁市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涉行政处罚强制执行案件,以公开听证+行政检察破解民营企业“行路难”,使得企业在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基础上走出困境,助力企业轻装上阵,构建起检法行企良性互动关系。
市中公安分局、任城公安分局坚持“靠前一步、主动作为”,全面落实“项目警长制”,深化助企攀登,全力护航辖区重大项目建设。紧盯扰乱市场秩序、破坏企业发展环境、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等违法犯罪行为,坚决重拳出击,以打击强震慑。坚持包容审慎柔性执法,严格区分违法、犯罪等行为,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造成的影响,切实保护企业生产经营秩序。建立涉企案件快受理、快侦办、快抓捕、快挽损等机制,服务保障企业健康良性发展。
区司法局注重强化法律服务供给,以创建“仁诚”公共法律服务品牌为抓手,积极推进企业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,组织律师加入任城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团,广泛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宣传活动,开展企业用工法律风险防范专题讲座,不断提升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,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。推进涉企执法阳光监督改革试点,健全涉企行政检查备案制度,编制《任城区行政检查事项清单》,推行分类分级监管,对餐饮服务、健康服务、建设项目等7大民生领域、265个事项推行“综合查一次”,实现清单之外无检查,涉企行政检查次数环比下降31.3%。